
四都镇位于福建长汀配资门户网官方平台,是一个风景优美、历史悠久的地方。对于我来说,四都是最令我钟爱的乡镇之一。曾听老一辈人说,四都这个名字来源于清代的“都制”,但是,查阅了清朝时期的县志之后,我对此产生了疑问。
在《乾隆长汀县志》中,成上里被记载为一个非常大的区域,包含了现今四都镇以及古城镇的大部分地方。根据清代的记载,四都的名字在当时出现过一次,但没有提到周围的村庄被称作一都、二都、三都等。如果清代的“都制”确实适用于这一地区,周边的村庄应该被强制命名为其他“都”,但是没有这种情况出现。因此,我认为四都的名字可能早于清代,甚至可能是前朝的遗留。
《民国长汀县志》中记载了四都乡的行政区划,提到四都乡曾经是成上里的一部分,涵盖了多个保区。虽然这些村庄在民国时期被重新划分,但成上里原有的村庄并未完全消失,有些村庄还是延续了四都的传统。
四都镇如今下辖18个行政村,其中包括同仁、圭田、羊古岭等,而四都镇的地理位置也相当特殊。虽然看似不大,但其下辖的自然村却多达113个。四都甚至曾是福建省的省会。1930年代,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,福建苏维埃政权将福建省委驻扎在四都镇的同仁村一带。至今,镇内保留了很多革命时期的遗迹,例如红军医院和兵工厂遗址等。
展开剩余70%四都镇的地理特征与其历史背景息息相关。除了一些平地,如渔溪、同仁和圭田等村庄,其他地方多为山脉中的褶皱地带,这使得四都成为了红军入闽的战略选择地。山脉间的村庄分散,交通不便,但防守却难度较高,使得四都成为了一个抗争坚韧的地方。
同仁村,是四都镇的核心村庄之一。其名字“同仁”反映了地方对公平、团结精神的崇尚,象征着一种心心相印、互相帮助的理念。在当地人的心中,同仁代表着一个正直、公平的象征。
四都不仅自然资源丰富,水利设施也十分完善。过去,村庄周围有许多溪流与河流,水源充沛,造福了农业和渔业。例如谢坊、琉璃、汤屋等地都有丰富的水道资源,许多村庄依靠水利进行灌溉和渔业发展。而这里的自然景色也格外迷人,山水相依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说到四都的汤屋,虽然它距离集镇较远,但这个小村庄却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。汤屋村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,如妈祖庙、关帝庙等,村民们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。这个地方充满了历史的气息,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。
四都的地名也带有浓厚的文化象征,例如“琉璃”和“归龙山”。琉璃村的名字来源于佛教中的琉璃宝石,代表着一种纯洁和坚韧。而归龙山,则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圣地,是众多信徒心中的朝圣之地。
四都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美丽的地方,它的文化底蕴和革命历史同样令人感动。这里的每一条街道,每一个村庄,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,见证了无数先人的奋斗和坚守。对于我来说,四都不仅是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,更是一个拥有深厚人文精神和革命历史的家园。
如果你想了解四都的美丽与历史,最好亲自去一趟。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讲述着不一样的故事。
发布于:天津市衡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